世间最令人不齿的莫过于那些仗势欺人之辈,他们依仗自身的强势地位,肆意欺凌比自己弱小的群体,将扭曲的快感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。殊不知,即便是最温顺的绵羊被逼至绝境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。北宋年间的朱寇远,正是这样一个被逼上绝路的普通人,他用最极端的方式向世人证明了兔子急了也咬人的古老箴言。
朱寇远平日里是街坊邻里公认的老实人,待人接物温和有礼,任谁都难以将这个木讷的中年男子与灭门惨案联系在一起。那日清晨,县衙接到报案称城西发生重大火灾,申姓一家七口尽数葬身火海。时任县丞的朱寿隆立即率众衙役前往勘察。现场景象触目惊心:整座宅院已化为焦土,仅余几根焦黑的梁柱勾勒出房屋轮廓。七具尸体被烈焰吞噬得尸骨无存,连最基本的骸骨都难以辨认,这给判断死者是生前遇害还是死后焚尸带来了极大困难。从尸体的分布位置推断,受害者很可能是在睡梦中遭遇不测。 在细致勘查现场时,朱寿隆敏锐地注意到邻家寇远院墙边斜靠着一架木质长梯。面对询问,这个平日寡言少语的农夫解释说这是用来修缮屋顶的工具。虽然寇远的回答合情合理,但经验丰富的朱寿隆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。然而周边邻居的证词却出奇一致——都说寇远与申家素来和睦,从未有过争执。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,一个意外转机出现了:衙门抓获的惯偷在审讯中供出了关键线索。 这个惯偷原本计划在案发当晚潜入申家行窃。据他供述,当他潜伏在申家墙外时,亲眼目睹寇远扛着梯子来到申家院前。约莫一炷香后,当寇远离开时,申家宅院突然窜起冲天火光。获得这一重要证词后,朱寿隆立即派人将寇远缉拿归案。出乎意料的是,这个看似懦弱的农夫竟毫不掩饰地承认了纵火罪行,甚至直言早就该除掉申谦这个祸害。 随着审讯深入,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。原来申谦表面道貌岸然,实则是个卑鄙无耻的伪君子。寇远家中独女年方二八,生得端庄秀丽且性情温婉,正值议亲的年纪。申谦这个好色之徒早就对姑娘心怀不轨,每次遇见都用淫邪的目光肆意打量。虽然寇远每每怒火中烧,但懦弱的性格让他选择了隐忍。悲剧发生在案发前日,当女儿给父亲送饭归家途中,不幸遭申谦玷污。羞愤交加的姑娘当晚便在闺房悬梁自尽。这个老实巴交的父亲在极度的悲愤中,终于抛却了所有顾忌,用最决绝的方式为女儿讨回了公道。 发布于:天津市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